您现在的位置:人工流产治疗专科医院 >> 愈后护理 >> 紫禁城里的活死人

紫禁城里的活死人

 

史家对于万历的评价褒贬不一,有说万历昏庸无能,明朝亡于万历;也有说万历是无为而治的典范,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遭遇了小冰河期。

关于这些,我们回头在说,首先,我们来说两个事实:

事实1.万历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那就是皇帝这个职业的罢工记录。

乾隆自己干了六十年就退休了,把皇帝这一职业中,坚守岗位最长的记录留给了他爷爷康熙,但是万历当仁不让,硬是把他爷爷嘉靖的罢工记录夺了过来。

事实2.万历虽然常年不旷工上班,但是纵观万历朝四十八年,前有万历中兴,后有万历三大征,民间经济发展迅猛,对外贸易始终是顺差,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朝廷上既没有刘瑾魏忠贤那样的宦官弄权,也没有严嵩那样的权臣巨贪,除了萨尔浒战败之外,明朝这驾车似乎还一直稳稳当当的向前走着。

这两个事实,都是奇迹。

想一想其他王朝,哪个皇帝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随时随刻提防身边文官篡权,防备边疆武将造反,弄不好还会被身边的太监杀掉……

然而万历一个紫禁城里的活死人,竟然创造了这样两个奇迹。

关于万历常年罢工,一般来说,有这样几种解释:

一、争国本失败后心灰意冷

上一篇,我们详细讲了争国本事件。简单的来说,一个是老大,一个是自己喜欢的儿子,本来是家务事,但是由于他是帝王,这就成了国事。

文官集团前赴后继,不死不休,他又不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性格,一个人和全世界抗争,硬生生拖了二十多年,不得已把那个封为福王的儿子撵出京,下放到封地。

以己度人,作为一个皇帝,连继承人都指定不了,满朝文武铁板一块,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也没有个自己的心腹为自己说话(不得不说,万历的斗争手腕还是不够纯熟,如果是本朝太祖……),当年他爷爷搞大礼议的时候,外臣里还有个张璁呢……

争国本失败后,蓝瘦,香菇,憋屈成那样,于是万历不和他们玩了,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老子罢工。

插叙——

关于朱常洛和朱常洵,我想多说两句。

太子朱常洛常年生活在被废的恐怖气氛中,一直战战兢兢,38岁那一年,熬到了老爹去世,登基一个月后,便乐极生悲,追随老爹到那世去了。

反倒是福王朱常洵,在封国无忧无虑又活了二十多年。

这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非福……

福王的结局是:李自成起兵,攻克洛阳,抓到福王朱常洵,把他煮了。

所谓煮了,就是字面的意思,剃剃毛、洗洗净、灌灌肠,整一大锅,烧开了水,把福王和几只梅花鹿一起扔锅里煮熟吃掉。

这就是著名的“福鹿宴”。

——插叙毕

二、偶像幻灭后的自暴自弃、破罐破摔

张居正是万历小时候的老师、偶像,甚至对年少的朱翊钧来说,替代了早亡的父亲。张居正站着,万历就不能坐着,称呼张居正不能叫名字,而是称先生。

张老师处处以圣贤之道教育万历,他的形象是如此高大完美,万历尊重和敬仰张老师,他在朝向明君的道路上,亦步亦趋地走着。

直到勤俭节约的万历知道张老师自己竟然锦衣玉食,竟然贪污受贿,竟然还吃伟哥泡洋妞……

当年教导他,让他效仿尧舜禹汤的那个圣贤形象,幻灭了。原来你教我的那些东西,连你自己都不信。

你欺骗了我,还一笑而过,你过的贪婪,我活的懦弱……

算了,老子不和你们玩了。

三、对文官集团的报复

从某种意义上说,明末的那群文官可以说是一群教徒。

为了一个虚构的概念,可以去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

文官们为了给自己博得一个好名声,简直和今天为了做网红的小伙伴们差不多了,各种无中生有、无事生非、虚构事实地骂皇帝,皇帝还不能顶嘴,你一反驳他,他立刻就大红大紫,名扬天下了,你要是打他,那他就更是名留青史。

一个文人要找你的茬,那是很容易的,皇帝这几天在后宫泡妞的时间多了些,他们会说你荒淫无度,这是无德;听劝,不去了,他们会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不去泡妞就是成了不孝;还听劝,既泡妞又不荒淫无度,把握点度总可以了吧,只陪郑氏,其他妃子那里就不去了,他们又会说,陛下啊,你得让后宫的娘娘们雨露均沾啊……

万历先是陪他们玩了几个回合,发现自己越是动气,那群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就越是得意。慢慢的,万历学聪明了。

吵架最可怕的对手,不是嗓门大词汇量丰富的,也不是不知疲倦追着你吵的,而是等你死气白咧骂了一通,自己累的四脖子汗流,而对方一边掏耳朵一边看着你,笑而不语的……那感觉,就好像重重出了一拳,结果打在了棉花上。

万历终于学会了这一招,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罢工不见客。

骂老子的奏章?放着,不看。

言官的辞职信?放着,不批。

吏部推选的新官员?放着,不用。

眼不见耳不闻,你们爱吵就怎麽吵吧,别在老子耳边嗡嗡嗡就好。

四、自身的身体原因

据吴晗考证,万历是抽鸦片的,据史料记载,他身体不好,总是“头晕目眩”、“身体发软”、“目疾足痛”,中年之后,经常会神思恍惚,步履艰难,连耳朵都近乎失聪。

甚至还有人从定陵发掘的资料中推断出万历是驼背、瘸子……我觉得这个就不足为信了,当年求雨,他可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来回走了十多里路的,所以我不相信他有残疾这个说法。不过现在也已经无法求证了,因为在文革中,红卫兵以破四旧为理由,已经把万历的尸骨一把火烧掉了。

插叙——

看历史故事和今人的解读时,一定要在自己的脑子中过一遍,有些解释明显是牵强附会,故作惊人语。

比方说我还看到一个说法,说是因为万历觉得自己活不长,立论的依据是他在22岁时,就早早的给自己修建陵墓,正常人那会在二十多岁就想到死,想到给自己修陵啊……这种说法,只要稍微过一下脑子就知道,完全是胡扯,修陵是执政的一件大事,很多皇帝都是亲力亲为,或者让自己最信任的人去做。

要说早,秦始皇嬴政13岁即位,即位之初就开始在骊山修陵,工程项目经理是丞相李斯。

所以很多今人对历史的解读,不一定就那麽靠谱,很多结论是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才好得出的。

——插叙毕

不过万历身体不好这个史实,这个是确凿无疑的。

以上四个原因,哪个为真,哪个为假,猜猜看。或者你能提出更新颖且可靠的理由,那就更好了。

历史就是这样,我们看到一个历史事件,抽丝剥茧,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还原当事人的心态,这也是读历史的乐趣之一。

最后,关于没有皇帝的政府是如何运转的,《万里十五年》这本书里说的很详细:

皇帝的放弃职责并没有使政府陷于瘫痪,文官集团有它多年来形成的自动控制程序。每到属牛、龙、羊、狗之年,北京的会试、殿试照旧举行;地方官和京官按时的考核也没有废止,派遣和升迁中下级文官,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他将要出任什么官职,决定的因素不是他的道德或才智,而是出于与事实无关的一根竹签。

昨日话题

1.对比大礼议和争国本,为什么嘉靖能赢,但万历却输了?

2.争国本对晚明有什么影响?

3.提起万历的生活,皇贵妃郑氏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你觉得万历喜欢皇贵妃郑氏,单单是因为美貌吗?如果不是的话,你觉得皇贵妃郑氏主要是哪些方面吸引万历呢?

慈怀共读每日话题

书友

树獭先生

#今日话题#书里面有一句话,他隐居在深宫里,唯一能和他呼吸相通,忧患与共的,就是贵妃郑氏。

淑嫔正是和万历具有共同的读书兴趣,同时又能给万历无微不至的照顾。

还有她看透了,他虽然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在实质上却既柔且弱也没有人给他同情和保障。她把万历当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机会冲动,又会感伤的人,可以,毫无顾忌,敢于挑逗和嘲笑皇帝,同时又能倾听皇帝的诉苦,鼓励皇帝增加信心。

正是这些点才让万历那么宠爱,皇贵妃郑氏。

#万历十五年#今天看书的时候,看到这么一句话,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

万历十五年中,很多问题都是源于,它没有相关的法律来约束,仅凭儒家的道德来约束。大家怎么看待呢?

书友

郑能量回复树獭先生

黄仁宇的书我曾经也非常喜欢,在历史方面的独到见解让年轻时的我感觉收益良多。但他所生活的年代,毕竟还是西方空间繁荣,东方还在觉醒的年代。一些观点还是值得商榷的。比如说民主,大多数人认为民主源于古希腊,但这个政体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上千年了;而真正的,务实可行的西方民主还是来源于中国,西方有个俗语:孔子启蒙了伏尔泰,伏尔泰启蒙了西方。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书友

深秋的黎明

1一个是庙号追封一个是废长立幼,违背长幼有序,前者不过是一纸诏书,影响毕竟非后者,传承千年的人伦传统与帝位继承制度相比。倒不如说,此对比更看出嘉靖树立权威的艰难,三年始成议,斗争过程艰巨啊。弱主成长的典范,后面的成就自然而然。万历皇帝竟然可以罔顾千年帝制传承,孤意与前人制度群臣后宫家族,所有人为敌。也是强的不能强的王权,虽最后失败。也是非同一般。其中最悲剧的就是太子,畏畏缩缩唯恐犯错还差一点被挺毙。得了王位也无福消受。结果看还是失败者。

2国本之争的结果,如上所述,埋下了朝廷分裂的种子,自此皇权开始弱化。统治阶级用以毒化麻醉人民维持压迫的封建理论体系,被最高代言人差点彻底颠覆,这对中下层以四从五德伦常为至高无上的追随体系而言,岌岌可危垮塌失信。据说集团腐败也是这样不信仰所致。后期百官惰政贪腐横行。

3饱受名师管束与严母少爱的成长环境下,万历皇帝遇到郑妃这样的,娇柔多情信任鼓励,自然远胜皇后王妃的高大上式督促之爱。这才是爱情吧。信任激励让对方自由快乐。皇帝之爱不涉及政治继承人,都是无关紧要,一旦个人情感凌驾于制度安排之上,就不可避免遭受众议了。

书友

爱人如己

万历喜欢郑氏的陪伴!基于万历压抑的性格,郑氏填补了万历的寂寞空虚冷!后宫佳丽三千,唯有郑氏不怕万历皇帝的威严!可见,寻到人生知己与真爱了!有个懂的人就够了!

律法是向罪恶挑战,用强者来制服恶者!有了律法就可以保证国泰民安!可是许多犯罪之人寻出了巧计一反侦察!但法网恢恢,疏而不露!

书友

淡然

今天的社会还是总在想用道德要人自律可想骨子里还是封建王朝到处都祈求清官需要一个开明皇帝离开了法律离文明的民主社会路还是很遥远。

书友

纤手簪花

我之前看过一些文字,认为明代的法律不是没有,但是明代社会绝不是按照那些公开宣称的正式规范运行的,冠冕堂皇的道德法令大体只是说说而已,而那个社会却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运行的,吴思认为这是黄仁宇没有点破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潜规则,是官场的通则。

书友

applebaby

道德约束要比法律的硬性约束要强悍。首先是因为明理,其次是内心宽大,道德良好体现在个人的素质修养,自然不会有违法违规的事。

书友

nigel

儒家何尝不是一种宗教。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宗教。法律就算再严格,人多地广,国民素质不一,执行力度难免打折,而集权统治阶层利用道德框架来约束国民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更大的一张全面约束的网。

没有民主基础的法律终究只是利益阶层的工具。而道德约束,使得统治基础更加牢固。

今日话题

1.如果要评选古今中外第一宅男,那一定非万历莫属。头十年,一切由帝师张居正做主,他就是个人型图章而已;后三十年,坚持罢工,坚持不出紫禁城,他简直就是紫禁城历的活死人。你怎么看万历这种坚持不上朝,只是偶尔小范围接见大臣的行为?

2.关于今天文章中万历不上朝的四个原因,你最认可哪一个原因?你觉得万历主要是因为什么原因,最后采取了放弃上朝这一消极的方式,又有什么事实来证明这一点呢。

慈怀共读每日话题

慈怀共读十月共读书目,点此了解!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只卖知识与美好的慈怀小店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排名
白癜风图像


转载请注明:http://www.idncw.com/ways/91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