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同城
求职招聘
二手买卖
家里就要添新成员了
可没想到医生一次笔误
让喜事变成了糟心事
南昌市民张女士今年31岁了,
上个月发现怀上了二胎,
去医院就诊。
医生看了结果表示:挺好的,
并给孕妇开了保胎的孕酮片。
当天回去吃完药,
张女士晚上就感觉肚子疼,
第二天还见了红。
一家人吓得赶紧带着药,
医院检查。
没想到,
她吃的“保胎药”竟是打胎药。
原来,
张女士服用的药物叫复方米非司酮片,
与另一种药物合用,
用于终止停经49天内的早期妊娠。
优生优育专家告诉张女士:
这个孩子留下来会有极大的风险,
很大程度是不能要了。
保胎药怎么变成打胎药?
医院
开药的熊医生表示:
是笔误
与医院协商一周后,
医院给出的答复是,
赔付张女士1万元钱,
这让全家人无法接受。
张女士的丈夫说,
两人的头胎是八年前出生的,
好不容易怀上二胎。
这个孩子不要了,
后面还能不能怀上,
是个未知数。
经过多次协商
目前张女士夫妇
医院达成赔偿协议。
身为医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才能担负得起病人的这份信任感。
来源
江南都市频道、湖北经视、北京头条APP,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